在软工系列课程上,老师常提及的一条等式 软件 = 程序 + 软件工程
( 或 软件 = 程序 + 文档
),即一般情况讨论,一款软件产品的诞生之际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软件过程。
那么如何充分理解软件工程 (过程)?从本书作者理念出发,我所理解的即应该时刻对软件产品持有 生命周期
的思维模式,将 需求、建模、设计、实现、测试、维护
等工程阶段联系起来,以自身代入案例环境中,去模拟开展软件过程的一系列活动,而非割裂。而这样的动态过程中,不仅仅是枯燥地学习理论、方法,则更像是问题所需、问题导向的理论应用过程。
当然,软件工程作为一门工程学科,学习过程的最大收获可以说是对 项目思维模式
的掌握。譬如,我们可以抛开软件产品的范畴,谈谈现实生活的实例:假若你需要在一定时限内掌握一门新知识、任务,则我们的做法可以从调研、计划、布局、实施,直至验收,即类似的过程可复用软件工程的方法。
最后,也是想声明的一点:学习软件工程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将反映本人的一些观点、倾向,当然这也反映该学科需要 多沟通
的特点,若有不恰当、错误之处,欢迎大伙出建议、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