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哲学源于西方的概念名词,各哲学家对于“哲学”的定义亦有不同,中国哲学无不例外。中国哲学,实质上是各思想家学问主张,比如儒家学说、道家学说等。从古至今,中国哲学家特别注重人事之故,极力追求 “内圣外王” 之道,对于宇宙论的研究亦甚简略,若是以西方哲学形式上的系统来定义,那么中国无哲学可言。究竟是对标西方哲学(宇宙论、人生论、认知论),还是自成中国哲学体系,或许这就是冯友兰先生撰写中国哲学史的用意所在,即哲学史要义是找出中国实质的哲学系统。

我们该如何学习中国哲学?冯老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给出了启示。哲学是对人生终极问题的系统反思,哲学与哲学家出生年代、出生经历、政治背景等有着强相关关系,即哲学具备鲜明个人特点,个人欣赏某一类哲学与他本人的体质、年纪、环境、遭遇等有关系。在思辨过程中,希望你我都能辩证接纳每一种学派思想,无用之用,将来为我所用。

结构

  • 01 - 02 章: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的背景。
  • 03 - 16 章:讨论不同思想家的主张,即孔子及之后兴起的一批哲学家及其哲学思想。
  • 17 - 18 章:儒家或道家。汉帝国统治时期,与政治统一伴随而来的便是思想统一,周朝的诸子百家不再以单独学派存在,而是把他们的思想融入儒家或道家中。
  • 19 - 21 章:新道家和佛家。四百年间中国南方、北方分裂,五胡乱华,民众遭受了许多苦难。在哲学上,儒家思想暂时消沉,代之而起的是新道家和佛家思想。
  • 22 - 22 章:禅宗。隋唐唐朝在政治上重建了中国的统一,国力得到空前发展,文化也登上发展高峰。佛家也获得空前发展。
  • 23 - 25 章:新的儒家,主张柏拉图式理念的理学。佛家在中国渐趋没落,儒家再度兴起,并在思想界建立起主导地位。
  • 26 - 26 章:新的儒家,主张宇宙心学。
  • 27 - 28 章:现代世界中国哲学。
    • 民国革命推翻了世界最古老王权体制,中华民国成立。此后十几年间,中国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亟待改革。改革短时间内纷至沓来,势必造成内部在政治思想上的动荡。
    • 天下为空思想(参考 16 - 21 章)。

第壹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在中国文化的地位

  • 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的反思。把人生、宇宙以及知识作为思考的对象,有关人生、有关宇宙以及有关知识的学说就是由这样的思考中产生的。

  • 人生、生命、宇宙、知识的概念,都是反思的产物。

    • 人无论是自己思索或与别人谈论,都在人生之中反思。
    • 我们对宇宙进行思索或与人谈论,都在宇宙其中反思。

      哲学家所言的“宇宙”有别与物理学家的宇宙,它指代一切存在的整体。中国古代哲学家惠施所说的“大一”,乃是“至大无外”。

    • 我们对知识进行思索或与人谈论,思索和谈论本身也是知识,即亚里士多德所言“关于思索的思索”。

  • 宗教也和人生有关联,任何一种大型宗教它的核心必然是哲学。事实上,大型宗教是某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义、礼仪和体制。

    儒家、道家、佛家不是一种宗教。比如道家是一种哲学,而道家才是宗教。道家哲学教导人顺应自然,道教却教导人你逆乎自然。举例来讲,老庄思想“万物有生必有死,人对于死应顺应自然”,而道教宗旨是教导长生术,反乎自然。

  •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有组织形式的宗教),而是伦理(儒家伦理)。

    Q:对于世界许多人来说,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是基本要求之一,何以中国人成为例外呢?难道中国人不曾意识到,在道德伦理之上还有更高的价值?

  • 比伦理道德更高的价值可称为超伦理道德的价值。爱人是一个道德价值,爱神是一个超越道德的价值(宗教价值)。冯老认为,人不满足于现实世界而追求超越现实世界,这是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中国人不那么关切宗教,而是哲学。

    • 宗教提供有关实际的正面知识(客观事物),但它于科学提供的不同。在西方出现宗教与科学的冲突,科学每进一步,宗教便后退一步,宗教的权威在科学前进历程中不断被削弱。
    • 根据中国哲学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
    • 中国哲学,不需要宗教的祈祷和仪式,也不掺杂想象和迷信,也可达到最高价值。

中国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 做人最高成就是什么?按照中国哲学说法便是成圣,成圣最高成就则是个人和宇宙合而为一。

    Q:如果人追求天人合一,是否需要抛弃社会,更甚否定人生呢?

    • 出世哲学:主张人应该从物质败坏的世界中解脱出来。

      出世哲学过于理想化,不切实际,因而是消极的。

    • 入世哲学:强调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人事。它只谈道德价值,对于超越道德的价值觉得无从谈起,也不愿去探讨。

      入世哲学过于实际,过于肤浅。入世哲学诚然积极,但更像走错了方向的人,走得越快,在歧途上就走得越远。

  • 中国哲学无论是出世派,还是入世派,都直接或间接关切政治伦理道德

    • 中国哲学主要关心社会,而不是宇宙。
    • 中国哲学关心人际关系的日常功能,而不是地狱与天堂。
    • 中国哲学关心人的今生,而不是关系它的来生。
  • 中国哲学它即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它既是理想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在理论上且行动中综合理想与实际,而非两极对立,他就是圣人。圣人的品格可以用“内圣外王”来刻画。

    • 内圣:内心深处是致力于心灵的修养。
    • 外王:社会活动中积极承担最大责任。
  • 哲学家终身持久不懈地操练自己,生活在哲学体验之中,超越了自私和自我中心,以求与天合一。这种心灵的操练一刻也不能停止,一旦停止,自我就会抬头,内心的宇宙意识将会丧失。

中国哲学家表达思想方式

  • 中国哲学家惯于用格言、警句、比喻、事例等形式表述思想。

    比如《老子》全书都是以格言形式写成。《庄子》充满寓言和故事。

  • 一首好诗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读书时能从诗句之外去会意,读书时能从字里行间去会意。这就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情趣,也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

  • 中国艺术的这种风格是有其哲学背景的。比如道家的思想,道不可道,只能暗示。
    • 语言的作用不在于它的固定含义,而是在于它的暗示,引发人们去领悟道。
    • 一旦语言已完成它的暗示作用,就应该忘掉语言本身,为何要让自己被非必要的语言所拖累呢?

第贰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中华民族的地理环境

  •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对于古人而言世界就是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在中文表述中,“普天之下”、“四海之内”通常被用来表述“世界”。

中华民族的经济背景

  • 在一个农业国家里,财富的首要基础是土地。因此,在中国历史上,一切社会、经济思想、政府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为中心。
  • 中国哲学家们的社会经济思想都强调要区别“本”和“末”,农业生产是立国之根本,商业则是立国之末端。

    中国历史上,各个社会、经济的理论和政策都 重农轻商

  • 读书人通常并不亲自耕地,但他们一般出身于地主家庭,家庭的兴衰和农业生产的好坏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们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都反映了农民的思想,这种表达在中国就采取了哲学、文化、艺术等形式。

反者道之动

  • 在比较儒道两家不同思想前,我们先认识两家共同的理论思想 — 反者道之动
  • 无论自然、人生领域里,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有一种趋向,朝反方向的一极端移动。

    借用黑格尔的哲学术语,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对它自己的否定。

  • 这个理论对中华民族有着巨大的影响,帮助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克服了无数困难。

    • 我们要时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
    • 即使处于极端困难之中也不要失望。
    • 处事宁愿不及,也不要过甚,行事过分将适得其反。

自然理想化

  • 儒道两家思想不同,是因为他们对农民生活中的不同方面加以理论化。
  • 农民生活简单、思想纯真。道家基于此点出发,谴责文明,鼓吹返璞归真。道家这种思想最后发展到“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合一、与宇宙合一。

家族制度

  • 农民靠土地生活,土地无法挪动,即使地主阶级出身的读书人也无法离开土地。一个人若非有特殊才能,否则他无法离开祖辈生活的这片土地,以及他的子孙也生活在这片土地。
  • 由此发展起来的家族制度,它的复杂性和组织性是世界少有的。儒家思想很大程度上便是这种 家族制度的理性化
  • 中国的社会制度便是家庭制度,传统中国把社会关系归纳成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和朋友五种。

    中国的祖先崇拜也是这样发展起来的,时代居住在一个地方的一族人,他们追溯首先在这个地方定居的祖先,敬拜他。祖先成为家族的共同象征,就一个巨大复杂的组织(家族),这样的象征是必不可少的。

  • 儒家思想中的一大部分是这种给社会制度的理论论证。

入世出世

  • 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
  • 中国哲学既是入世的,又是出世的。
    • 在 3、4 世纪间,有一批道家试图使道家思想靠近儒家思想,后世称他们为“新道家”。
    • 在 11、12 世纪间,也有一批儒家试图使儒家思想靠近道家思想,后世称他们为“新儒家”。

艺术诗歌

  • 儒家把艺术看作是道德教育的工具。
  • 道家对艺术没有正面提出系统的见解,但他们追求心灵的自由流动,把自然看为最高理想,这给中国的伟大艺术家无穷的灵感。

    中国美术作品中的许多杰出作画的都是山水、花鸟、树木、竹枝。在许多山水画里,山脚下、溪水边,往往能看到一个人静坐沉醉与天地的大美之中,从中领会超越于自然和人生之上的妙道。

中国哲学方法论

  • 诺斯洛普教授提出:概念可分两种,一种来自直觉,一种来自假定。

    • 直觉的概念指向某个事物,它的完整意义可立即从某个事物中领会到。
    • 假设得到的概念,它的完整意义是根据一个假设,演绎法推演,从而认定的。
  • 诺斯洛普教授指出 直觉的概念 又可分为三种:

    • 在连续审视中已予区分的概念
    • 连续审视还未予区分或不确定的概念
    • 区分的概念
  • 假设观念 出发的哲学家喜欢明确的东西;而由 直觉 出发,则需要重视 不明确 的东西。

  • 结合诺斯洛普教授所讲的:在连续审视中已予区分的概念,由它衍生出还未区分的概念和分辨的概念,基本上是农民的概念。

    • 农民与之打交道的,诸如田地和庄稼,都是他们日常接触、认识的东西。
    • 他们处于原始和纯真的心态之中,把直接认知的东西看为宝贵的东西,见惯不怪反映他们思想的哲学家们也同样把直接认知的东西看作哲学思维的出发点。
  • 这足以解释何以认识论在中国哲学里从未得到发展的原因。

    • 中国哲学家对于眼前的这张桌子究竟是真实的,抑或只是幻觉存在,从不认真对待。
    • 认识论问题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主客观已有了明确的界限。在一个连续审视过程之中,还没有明确区分主客观之间的界限,导致认识的主体与客体还是浑然一体的。
  • 这也说明中国哲学的语言何以是提示性的、非明晰的。因为它不代表用理性演绎得出的概念。

    哲学家只告诉人们他看到了什么,他们所述简练但内容却很丰富。

海洋与大陆国家

  • 希腊人生活在海洋国家,靠着贸易维持繁荣,他们以商人为先。

    • 商人活动要求他们在城镇聚居,因此他们的社会组织更多放映城镇的共同利益,而非家族的共同利益。
    • 希腊人以城邦为中心组织社会。中国社会制度或许可称为”家邦“,因为中国是通过家族来理解国家的。
  • 组织社会的形式不同

    • 在一个城邦里,社会组织难以形成专制独裁统治,因为在同一等级的城镇居民中,难以论证谁更重要、应该享受更高社会地位。
    • 在一个家邦里,社会组织是按人生来的地位、等级式地形成的。在一个家庭里,父亲的权威天然高于孩儿的权威。
  • 面对创新的态度不同

    • 农民的生活方式倾向于顺乎自然,他们爱慕自然,谴责认为;他们不喜欢变革,也无法想象事物会变化。
    • 商人有更多机会见到语言、风俗不同的他族人民,他们习惯于变化,对新奇事物并不惧怕。而且为了销售货物,他们必须不断创新制作新货物。

中国哲学常与变

  • 疑问:既然中国哲学产生于过去中国的经济环境之中,它的内容是否只对过去的中国才有意义?
  • 解答:
    • 任何民族在任何时代的哲学里,总有一些内容只对处于当时经济条件下的大众有用;除此之外,还会有一部分哲学思想具有持久的价值。
    • 我们在学习哲学史时,应当对其中哪些具有永久价值,哪些时可以改变的,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